全文看下来,干货和PR各占一半。毕竟文章本身的目的是要巩固品牌地位和增强销售体系的,这点毋庸置疑。文章以消费升级和供给侧改革这两个宏观问题为引,谈到了华为消费者产品的发展方向:尽最大可能满足核心人群需求。所以,华为手机是否真正做到了?
徕卡的引入肯定是华为BG业务一次里程碑式的合作,又是摄影展,又是斯嘉丽约翰逊的代言,不由分说地为华为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内涵。就像文章中的那句话“从
理工男,变成了一个略懂风情的理工男”。不得不说,这样的进展让华为极大程度地丰富了消费人群,各个层面的人士都开始关注华为。
也正是因此,华为大量的资源都用在了摄影之上,反而很少再提及引以为傲的自主能力了。这就好像我大学时那个想要成为大众情人的室友,到头来只是别人嘴里的一台中央空调。
当然,我这里指的是华为mate和p的旗舰系列,并不是华为所有线产品都应该这样,毕竟不同人群不同待遇,消费者千人千面。既然是旗舰产品,那就必须体现企业核心,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辩驳的事实。但是摄影、时尚、设计,这真的是华为的核心吗?
记得2016年有一次华为请了柳岩作代言参加了某项活动,结果以好身材著名的柳岩在活动现场被要求裹得严严实实,我觉得这才应该是华为的核心吧。往坏了说
是严肃,是死板,是刻薄,然而往好了说则是高端,是硬朗,是商务。余承东说华为的固有形象是理工男,实际上在消费者眼中,华为的形象应该是参加工作20年
后的理工男。
形象和质量是相辅相成的,华为产品质量肯定是没问题的。我手里这台mate
9自打买回来就没少摔,现在看来顶多是边角处有一些磨损,其他硬件均完好如初。此外,华为还有锐存技术,还有5v3a的充电,还有.cat
12基带等等,华为手机在抛开摄影以后仍然富有内涵。所以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要丢掉了最有质量,最吸引人的部分,把最表象的东西变成旗舰产品的重点。
手机媒体圈内时常聊这样一个话题:如果高端产品所对应的高端消费者关注点在照相和外壳,那么这究竟算得上是哪门子高端?真正的高端市场虽然跟外形和设计或多或少有一些关系,但是真正的风向标永远是由质量积累而成的消费者品牌忠诚度。
文章多次提及GNI这个概念,即人均国民收入。余承东称,虽然中国地区GNI赶不上世界水平,但是华为手机一直是按照最高GNI标准去设计的。这点倒是不
假,许多欧洲发达地区都是华为的主战场。此外,余承东也表示,各地销售价格不同,中国可能会便宜一些,这是因为市场投入和网络制式不同,品质上是统一的。
这一段在我眼里看来不是PR,而是一种辟谣。我也确实听过坊间流传华为在中国卖次品,在海外卖正品的故事。真实故事的确如余承东说的那样,退一万步设想,以华为的体量而言,怎么也不可能做出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。
《华为消费者业务另一面》文章再剩下的,那真就是PR内容了。华为P10是一款好产品,这我同意。只是消费者看到的华为手机,和余承东眼里的华为手机,在
根本上来说是两个物种。这篇文章我看了以后还是有些失望,本以为余承东会把华为手机那些脱离公众视野的内容写到文中,到头来也只是找错了宣传点。
|